轻松记录您
灵感和创意

Markdown 的优势在哪?

经过前面的铺垫,我相信你已经能体会 Markdown 的特殊之处。而正是这些乍看之下有些怪异的设计,让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为了能更直观的体会 Markdown 的不同之处,建议在阅读的同时打开 Cmd 在线编辑器尝试下面的简单例子(如果只是想试用而不想注册,可以全选,然后删除当前页面的文字)。别担心不理解那些标记字符的含义,在后文中会有相应的解释。

书写过程流畅

如前文中所讲,用富文本编辑器编辑文字时是两个不连续的动作,输入文字时双手放在键盘上,编辑文字则需要视线和手离开输入框和键盘,去寻找和点击功能按钮。很少人使用 Word 时是一次性输入全部文字后,再去一次性的编辑文字格式(然而这却是使用 Word 相对较高效的方式)。

Markdown 的「书写流畅」就体现在将这两个动作合成一个输入字符的动作。视线一直固定在光标处,手也不需要移动,只是输入时使用不同的字符——文本字符和标记字符——就能同时完成编辑和输入。这种体验类似纸笔时代的书写,使用者全部的注意力都可以集中在将大脑中的语句输出,而不用不停地切换。

例 1:试着在编辑框中输入下面这段字符:

尼采说:>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rker**.

你会发现引用的句子已经被展示成了特殊的样式,而 st?rker 这个单词也被加粗了。可以试试或回想下如果在 Word 上要如何实现这个效果。

格式不随编辑器而改变,导出与分享方便

如果你有足够多使用 Word 的经历,一定会体验过「同一份 Word 文档,在不同地方打开就变得不同」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经历。不同版本、不同平台之间的 Word 的文档由于软件工程方面的原因,一直不能保证「在任何地方打开都显示同样的效果」,更别说 WPS 这类第三方的软件。这让通过 Word 格式来分享文档显得不够保险。

Markdown 则完全规避了硬件、编辑器和平台差异带来的问题。由于所有编辑器是基于一套 Markdown 语法来编写转换流程,就能保证在任何地方,打开来都是同样的格式。更安心的是,由于 Markdown 格式保持的文件本质上仍是一份纯文本,就能保证目前任何平台都有工具可以打开它,而不用担心对方是 Mac, 会不会打不开 Word 的场景。所以以 Markdown 格式来分享文档,远比富文本格式省心。

前文我们说过,Markdown 编辑器其实是负责将 Markdown 语法标记符转换成其他格式,这暗示了 Markdown 格式的导出也十分方便,因为这个转换的目标是可以随时变换的。以 MarkEditor为例,除了常见的 PDF 、HTML 和富文本格式(可以直接保持格式粘贴到 Word 中),还可以复制为微信公众号格式。

书写错误易发现

任何程度的使用者,在这两类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使用错误4,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 Word 的问题就在于,虽然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让它可以即时的发现问题,但是由于它将编辑的过程交给了图形化的功能按键,出现问题时就无法回溯问题所在之处。例如选中一个单词设为粗体后,接下来输入的文字没有变回默认的字重这类错误。其次由于它的功能复杂程度很高,使用者可能没有正确的理解功能的使用场景,而只是做到了看上去排好了。例如常见的用空格而非分页符来分页,或者用空格来对齐,随后产生的排版问题,也很难直接在编辑界面中发现。

Markdown 由于是使用标记字符来控制排版,所以你在预览时发现的错误都可以直接在文稿中去查看,到底是标记字符输入错了,还是漏掉了字符。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也是一个优势,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就会体会到能快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给人带来的愉悦。

例 2:试着在编辑框中输入下面这段字符:

尼采说:>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rker**.

还是第一个例子中的那句话,但是这次我想把「nicht」和「st?rker」这两个词都加粗,加粗的标记字符是文字前后加上**,但是这时发现加粗的文字是错误的,通过看查看文稿你会很容易发现「nicht」这个词的后面忘了加上标记字符。

当然 Markdown 还有其他一些优势,例如可选的工具多样之类的,但是我认为这都不是它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优势。上述三点都和 Markdown 的本质——标记语言——有关,这也是 Markdown 和富文本编辑的本质差异,也是富文本编辑器无论如何改进都不可能跨越的鸿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坚果之云 Markdown » Markdown 的优势在哪?
分享到: 更多 (0)

坚果云Markdown轻松记录您 灵感和创意

坚果云Markdown下载坚果云Markdown介绍